您的位置:  首页 > 民族地区 > 概况  > 详细页面

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布拉格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16日 浏览量:

【州情概况】

  果洛州位于青海省东南部,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巴颜喀拉山和阿尼玛卿山之间。东临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和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南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孜藏族自治州,西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毗连,北和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接壤。总面积7.6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高寒缺氧,气候恶劣,大气含氧量仅为海平面的60%,年均降水量400至700毫米,年均气温为零下4摄氏度,全年无绝对无霜期。现有各类可利用草场约8860万亩,草场以高山草甸植被为主,占土地总面积的71%。有26.7万公顷的原始森林,生长着云杉、松柏等树种。还有适宜种植青稞、豌豆、洋芋、油菜等作物的小块耕地。

  州内的资源比较丰富。有大小河流36条,总流程3300多公里,分别入注黄河和长江两大水系。黄河是州内最大的河流,流经玛多、达日、甘德、久治、玛沁五县,在本州境内流程长达760公里。班玛县的玛柯河、多柯河是大渡河的上游,与达日县的尼曲河同属长江水系。水利资源得天独厚,水能理论蕴藏量达354万千瓦。境内湖泊众多,有较大湖泊21多个,占青海省湖泊总数的37%以上,总面积达1673.8平方公里。河流及多数湖泊中蕴藏有丰富的鱼类资源。境内有金、银、铜、钴、锌、煤、硫等10余种矿产资源,其中距大武镇18公里处的德尔尼铜钴矿的矿藏种类十分富集,已探明矿石量4600多万吨,潜在工业价值300亿元。此外,还有珍贵的白唇鹿、雪豹、冬虫夏草、贝母、大黄、雪莲等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

  境内群山起伏,雪峰耸立,有山势雄伟、气势磅礴、光洁如玉的阿尼玛卿峰;有峰峦叠嶂、雪岭泛银、神奇壮观的年宝玉则峰。境内有古称柏海神湖的扎陵湖和鄂陵湖及其美丽动听的藏汉联姻历史故事;有拉加、白玉、查郎等名刹古寺和人文景观。更值得一提的是有当年红军长征时在果洛留下了革命的足迹,在班玛亚尔堂子木达沟口石崖上书写的“北上响应全国抗日反蒋斗争!安庆宣”的标语,迄今字迹清晰,历历在目。自治州全境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被列入全国最大的自然环境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内。

  果洛,藏语意为“反败为胜的人”。随着诸部族的繁衍生息,在明清之际出现了“郭罗克松”(意为昂欠本、班玛本、阿什姜本三个部落称“三果洛”),清末称“俄洛”,民国以后称“果洛”,沿用至今。果洛于1952年获得解放,1954年建立自治政权。

  果洛州现辖玛沁(因阿尼玛卿雪山在其境内而得名,意为黄河源头最雄伟高大的山)、玛多(黄河源头之意)、甘德(喜悦安宁之意)、达日(沟名,具有兴旺发达之意)、班玛(莲花之意)、久治(团结统一之意)6个县、44个乡(镇)、182个牧委会、28466户(其中牧户为27115户),总人口18.56万人(其中农牧业人口14.02万人),藏族人口占91.86%,是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海拔最高、气候最恶劣、环境最艰苦、经济社会发展最滞后、单一民族成份比例最高的自治州。州府大武镇距离省会西宁440公里。

【民族与人口】

  全州有藏、汉、回、蒙古、土、保安、撒拉族等民族。

  2014年末全州总人口194156人。其中:藏族人口178371人,占总人口的91.87%;农牧业人口148173人,占总人口的76.32%。藏族人口占91.87%。农牧业人口148173人,占总人口的76.32%。

【气候特征】

  果洛藏族自治州的气候,具有显著的高寒缺氧、气温低、光辐射强、昼夜温差大等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特点。果洛地势高峻,易受北方和西北方的寒流影响,日照时间长,降雨(雪)量较多,蒸发量大,多阵性大风。年均气温零下4℃,2013年无绝对无霜期。年降水量为400─760毫米,素有"北方气候南方雨"之说。果洛因受地形地势影响,相对形成3个降水地区。东南较湿润的班玛、久治等地年平均降水量为655.8─759.8毫米,年降水日数达175天左右;其中久治县为青海省降雨量最多的地区,夏秋之际,几乎终日阴雨连绵,天不放晴。国家近年来所实施的黄河源头人工增雨重大项目就在久治县城驻地智青松多设有增雨点。西北部的中心站、玛多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306毫米,年降水日数在120天左右。中部大武、吉迈、甘德地区年平均降水量474─540.9毫米,年降水日数118─162天。

  由于海拔高,大气含量只占内地的60%左右,一年中无四季之分,只有冷暖之别,而通常又把冷暖两季分别称为冬季和夏季。

【地质地貌】

  地形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海拔高,多丘陵,地势平缓;东南海拔低,多高山,坡陡谷深。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海拔4000~5000米的地区约占全区面积的80%左右,西北部海拔多在4000~5000米之间,地形起伏不大,高差多在500~1000米之间,坡度较缓;东南部海拔在3500~4000之间,但地形起伏大,高差一般在1000~2100米之间,坡度45°~50°,最大80°以上。境内雪峰耸立,山脉交错,巴颜喀拉山绵亘南部,阿尼玛卿山逶迤境北,年宝叶什则高耸东南;河流纵横,湖泊繁多,长江黄河发祥西北,扎陵湖鄂陵湖裙带相连,俄姆措湖西姆措湖两两相望。

【动植物资源】

  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如珍贵的白唇鹿、雪豹、麝、金钱豹、丹顶鹤、贝母、大黄、雪莲等。自治州盛产中药材冬虫夏草,个大、肉肥、色泽金黄,享誉中外,年产量达3吨左右。

  鱼类广泛分布于全州江、河、湖泊,在玛多县的扎陵湖、鄂陵湖及两湖的连通河道,黄河和久治县年保玉则周围的大小湖泊中渔储量极大。鱼类主要有花斑裸鲤、极边偏咽啮鱼、骨厚唇黄河鱼、黄河裸裂尻鱼、无鳞湟鱼等。

  自治州境内有森林面积2.085万公顷,分布在班玛县的玛柯河、多柯河沿岸和玛沁县的黄河谷地。木本植物30科、90余种,活立木蓄积量为579.22万立方米。

  全州药用动植物资源相当丰富。冬虫夏草、雪莲、大黄、红景天、贝母、秦艽、当归、党参、川芎、黄芪、羌活等药用植物遍布州内大部分地区。野生动物中药用动物有白唇鹿、马鹿、麝、棕熊、高山雪鸡等;珍贵的毛皮兽有水獭、喜玛拉雅旱獭、赤狐、沙狐、猞猁、金钱豹、雪豹等;肉用鸟兽有黄羊、岩羊、岩鸽、赤麻鸭等;珍稀鸟兽有野驴、盘羊、猕猴、苏门羚、黑颈鹤、白马鸡、蓝马鸡等。

【矿产资源】

  已探明的矿产有金、银、铜、钴、硫、镉、煤、石灰石等10余种,其中:金、银、铜、钴、硫、石灰石等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初步探明有色金属矿床6处,矿点9处,矿化点9处,距州府大武西南27公里处的德尔尼铜矿,是国家已探明的大型铜钴矿,位居全国前五位,铜、钴、硫、金为中型规模,潜在经济价值约几百亿元人民币,目前该矿正在开发利用;贵金属矿产中已探明砂金中型矿床3处,矿点11处,小型岩金矿床1处,矿化点3处;已探明煤炭储量1200万吨。此外,石灰岩、花岗岩、玉石等非金属也广泛分布。

【水力资源】

  水力资源得天独厚,淡水储量177.7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储量44.6亿立方米,地表水储量133.1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达365万千瓦。

【土地资源】

  自治州林业用地面积5324.6平方公里,其中有原始森林面积208.5平方公里,疏林地90.7平方公里,灌木林地5004平方公里,无林地21平方公里。活立木蓄积量579.2万立方米。主要木本树种有四科十余种;灌木树种十六科八十余种。

【旅游资源】

  境内山河壮丽,风景优美,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有黄河上游宛如明镜的姊妹湖鄂陵湖、扎陵湖;有海拔6282米雄伟壮丽的阿尼玛卿峰;有神奇瑰丽的国家地质公园久治年宝玉则;有中国民间文学中的瑰宝玛域格萨尔文化;有北国江南的班玛仁玉;有当年红军长征经过的红军沟;有众多神秘莫测的藏传佛教寺院等。每年的夏秋季节,这里碧水蓝天,绿原雪峰,帐篷点点,笛声阵阵,牧歌悠悠,牛羊成群,构成一幅令人陶醉的图画,是理想的河源风情旅游圣地。

参考资料:果洛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网   

上一篇:
下一篇: